杜祥琬院士强调,农村能源革命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协同起来,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基于农村能源革命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式和实施路径。 在我国推进能源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进程中,农村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农村能源清洁发展可有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当下,农村能源革命最大的难点在哪?面对农村如此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今后又该如何蹚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于农村能源转型的新路子?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 农村可再生能源多且经济性好 “首先,我国农村地区散烧煤问题极为严重,大部分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燃烧效率低、废气得不到有效处理;其次,我国有些地方的生物质原料以直接燃烧的低效利用方式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再次,固体废弃物随意处置,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近日,谈及目前我国农村能源革命面临的三大难题,杜祥琬说。 他以华北为例表示,煤炭是当地的主要用能来源,占农村能源总消耗55%以上。用散烧煤烧水的灶具、取暖设施,不仅热效率极低,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然而,在杜祥琬看来,我国农村地区分布着大量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 “农村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都需要发展,资源和市场同在一起,技术很容易生长,立足于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符合能源低碳化的大趋势。所以,因地制宜地开发分布式能源,在农村非常适合。”杜祥琬强调。 从原农业部估算和统计的一组数据便可见一斑——全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每年可获得相当于73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约等于目前全国农村能耗总量的12倍。 杜祥琬表示,农村土地和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开发分布式新能源潜力巨大,以县城为单元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可实现自发自用、就地消纳、余电上网。这不仅有利于削减电力尖峰负荷,而且还节约了配电网资源。“因此,要理性推进‘整县配储’,为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保驾护航’。” 在杜祥琬眼中,“经济性好”是农村能源的另一大优势。“在农村,化石能源基础设施薄弱,且能源价格高,阻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反而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变革成本低且阻力小。”因此,他建议,要大力发展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的低碳能源网络。 此外,他还认为,农村可立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制造业,如在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样农民就成了能源的生产者和服务商,同时,这种类型的产业将引领乡村振兴。”杜祥琬说,“因为农民能自己生产能源了,就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产业。这种模式不仅让农民成为能源的产消者,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虚拟电厂、微电网以及相应的数字技术,吸纳一批就业人口。” 多个成功试点效果显著 自从2017年国家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工作以来,一些典型地区的经验受到广泛关注。 杜祥琬举例称,河南省兰考县通过探索创新能源投资的模式,如今构建起了多能互补分布式的能源系统;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马村通过在屋顶建起“发电厂”,农民不仅可以方便用电,而且还可以赚到真金白银;山西省芮城县通过探索“光储直柔”模式,每户每年发电2.2万千瓦时,户内可直流配电、自发自用,供交通和农具柔性充电,每户还可以外送1万千瓦时的剩余电量。 近几年,通过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兰考县清洁取暖普及率从14%提高到99%;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从21%提高到90%;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以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在兰考刚开始试点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我国中东部能源要采取‘身边取’和‘远方来’相结合、分布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方式,特别要着重发展‘身边取’的能源。”杜祥琬说,能源革命不仅使能源结构低碳化效果明显,而且还改善了能源的空间格局,提高了试点县能源的自给率。 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式 那么,如何将上述试点经验推向全国? 在杜祥琬看来,“首先,要提升农村能源革命的战略地位,将农村能源发展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框架内,把农村能源发展纳入各级部门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引导各级联动来全力改善农村能源发展的面貌。” 他提醒,在此过程中,要优化考核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因地制宜推动电气化率、秸秆综合利用率、散烧煤替代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等量化指标的广泛应用,实实在在地将其作为重要战略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其次,还要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视角,统筹考虑城市和农村能源共性特征,以实现资源均衡配置、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能源体系。” 此外,在加强农村能源革命宣传教育方面,杜祥琬表示,要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进一步提高百姓的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能源的建设和应用,加大农村地区人才培养力度。“干这些事儿都需要人才,而且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撑。” “总之,农村能源革命建设任重道远。”杜祥琬强调,这就需要各方协同起来,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基于农村能源革命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式和实施路径,保障我国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大力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助力乡村振兴和“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文 | 本报记者 张胜杰 |
分布式光伏规模为什么限制6MW?
光伏项目管桩冻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