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天气略显阴冷,兰陵县芦柞镇尤庄村的蒜田里,却是异常忙碌。 “左手抓住蒜薹,右手拿着‘划子’,向内一划,左手再一提,一根蒜薹就被提出来了……”上午9时许,只见蒜农朱云杰和老伴刘西珍弯着腰,沿着蒜田沟前行。没多久,一根根白胖青翠的蒜薹攥在蒜农手里,随着蒜农将其用红绳扎紧,一捆捆蒜薹散发出淡淡的蒜香味,萦绕鼻尖。 正值蒜薹收获季,远远望去,绿油油的蒜田里,人越来越多。 “俺种了5亩蒜,4亩是笨蒜(兰陵四六瓣蒜),1亩是红皮蒜,今天提的是红皮蒜。”虽已年近七旬,刘西珍干活仍然十分麻利。她快速抽出一根红色尼龙绳,将手里的蒜薹捆在一起,顺手撂在了阴凉地里。 刘西珍今年69岁,丈夫朱云杰68岁。屈指算来,老两口种大蒜已有四十余年。长期与土地打交道,两人对蒜薹生长习性可谓了然于心:“天气好的时候,直接用手提就行,今天天气不好,我们特意去集市上买来‘划子’。只有这样,蒜薹才不易断,薹条长,产量高,价格好”。 说话间隙,刘西珍晃了晃手里的工具:棍的另一端带着铁片,可以直插蒜薹根部,方便蒜农阴天收获。 “这几年价格一直不错,算上大蒜收入,5亩地能赚三四万。农业灌溉也很便利,水管直接连到地头。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就会继续种大蒜。”刘西珍乐呵呵地说。一天下来,老两口共提获蒜薹400余斤,价格卖到了4.5元一斤。 在兰陵,蒜农们对种植大蒜越来越有信心。 购买蒜薹保险带来的保底价格,让刘西珍老两口吃下了“定心丸”。兰陵县是山东大蒜主产区之一,过去蒜农们最怕的就是“蒜贱伤农”。近几年,兰陵县积极筹措资金,实施价格保险制度,让蒜农规避风险和损失,提高了蒜农种植蒜薹和大蒜的积极性。 今年,兰陵县按照“大道错位、小道单边、均衡分布”的原则,在蒜薹相关属地乡镇、街道合理规划布局收购网点,组织引导收购商入点收购。 “收购商就在田间地头,卖蒜非常方便!”芦柞镇尤庄村蒜农刘西珍语气坚定,直言卖蒜不发愁。 在刘西珍家蒜田北侧,一辆辆蓝色、红色的货车格外显眼——蒜薹收购商们早早前来候着,摆好秤,不时与过往蒜农攀谈。 杨洪山就是一名收购商。“我家就是尤庄村的,今年在这个位置收蒜薹有一周了。最近收购价高,蒜农都来卖,一天收两万斤没问题!”4月25日一大早,杨洪山就开着车来到蒜田边上等待。对于装满自己的车,他信心很足。 果不其然。几分钟后,一名蒜农骑着满载蒜薹的三轮车赶了过来。见有蒜农上前,杨洪山立即起身相迎。 随着蒜农揭开盖着蒜薹的“棉被”,头白尾青身胖的蒜薹露面,蒜香味扑鼻而来,蒜农王海峰也开始了自家蒜薹的兜售:“你看看我这蒜薹咋样?” “蒜薹不孬,就是薹条有点短,四块五一斤吧。”拿起一捆蒜薹,杨洪山经过仔细打量,开出了价格。 “行!”王海峰爽快答应,抱起蒜薹放到电子秤上。一番操作下来,最终王海峰到手715块钱。确认钱数对账后,王海峰喜上眉头。 在来到杨洪山的摊位前,王海峰去过其他收购商那里进行询价,没有达到他的心理预期。唯有杨洪山开出的价格令人满意,心里高兴! 内心同样开心的还有杨洪山。作为代理收购商,杨洪山代收蒜薹按重量收取提成,收的越多,自己赚的越多。 布局合理的收购点,既方便了蒜农,也便利了收购商,实现了双赢的结果。 清风袭来,蒜薹的微香沁人心脾。在兰陵县长城镇西河头村,沿路望去,蒜薹收购商在路边翘首等待,蒜农络绎不绝,交易非常顺利。 “忙起来随便吃点就行!”中午十二点左右,本该是吃午饭之时,西河头村蒜薹储存商赵宗腾却忙得不可开交,根本顾不上吃午饭。 “随着蒜薹陆续上市,红皮即将收尾,目前收购价格在4.8元到5块钱一斤,我每天在西河头的收购量就有5万斤左右。”赵宗腾看好蒜薹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收购量将继续增加。 因为收购顺利,赵宗腾同时在多个购销点收购蒜薹,尽最大可能提高收货量。货车装满后,随即将被运往冷库储存。 今年,兰陵县强化金融信贷保障,发挥好县农商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独立法人机构自主性强、分散、小额、及时、便捷的优势,灵活增加信贷额度;引导农行、邮储银行等涉农银行用足用活支农、惠农政策;发挥风险补偿基金保障作用,为银行支持蒜薹购销保驾护航,确保今年金融机构支持蒜薹收购资金不低于去年水平。同时,注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各银行营业网点,延长工作时间,开设零币兑换专柜,做好现金预约登记;根据蒜薹上市情况及价格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现金需求量,为客户提供蒜薹购销便利,确保现金供需渠道顺畅。来源大众网 |
分布式光伏规模为什么限制6MW?
光伏项目管桩冻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