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省领导包联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研究通过了《河北省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省领导包联工作方案》。从新能源开发利用、并网消纳、调峰能力以及能源项目用地方面做了规划。 其中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要求积极推进中智天工风光综合利用(制氢)项目、北京恒源碳中和一体化综合示范项目、国家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等重点新能源项目建设。推动37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加快建设,确保2022年完成任务总量的50%。 新能源并网消纳方面:加快推动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张北-胜利等特高压电网建设,谋划推动承德特高压工程、张北-雄安(扩建)工程尽早列入国家电力规划。拓展延伸50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张家口白土窑、张家口坝上、保西、沧州北等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形成多层级多落点交直流深度融合的风光发电外送格局。 提高新能源调峰能力方面:开展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丰宁、易县、抚宁、尚义等共计7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进灵寿、滦平等抽蓄电站前期工作,新谋划储备一批抽蓄项目。积极推动海珀尔二期、崇礼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加快建设,适时推广中科院压缩空气项目规模化发展,谋划推动在电网侧布局一批共享储能。 重点项目建设上,加快张承地区大型国家风光基地项目建设,推进张家口风电基地三期、承德风电二期项目建设,打造张承地区风电光伏发电、绿氢制造“双基地”。积极推动在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唐山、沧州及沿太行山区布局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展示范区,打造光伏发电示范三基地。 值得注意的还有,项目用地方面:积极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用地,对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重大新能源产业示范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鼓励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方式供应新能源产业建设用地。 事实上,河北省近期也发布不少规模的风光建设项目。6月24日,河北省2022年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公示,总规模为585万千瓦,其中风电60万千瓦,光伏525万千瓦。( 另外,河北张家口近期也公示2022年两批重点新能源建设项目。其中第2批29个风光项目,第一批光伏项目23个,建成投产项目1个,新开工项目7个,前期项目15个;风电项目18个,项目集群中包含光伏、风电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及光伏、风电制氢项目等。 而根据河北省发改委在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17号提案的答复中显示,河北省初步考虑“十四五”期间,将在已批复在建项目项目基础上,新安排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2000万千瓦、3200万千瓦以上,装机规模分别达到4300万千瓦、5400万千瓦以上。 原文如下: 河北省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省领导包联工作方案 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充分发挥省领导包联的指导、推动作用,深入落实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全省新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跃升式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优化新能源产业“发输储用”体系,推动新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为主线,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建立完善省领导包联工作机制,出实招、解难题、提效能,推进新能源有序高效开发利用和装备制造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省领导包联工作抓总、协调、推动的独特作用,深入落实政策措施主动化解困难问题,抓投资、上项目,力争今年新增装机800万千瓦以上,完成投资1000亿元左右,为全省能源产业低碳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二、重点任务 (一)促进重大项目建设。 1.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积极推进中智天工风光综合利用(制氢)项目、北京恒源碳中和一体化综合示范项目、国家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等重点新能源项目建设,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动37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加快建设,探索开发模式、推进试点示范,确保2022年完成任务总量的50%。 2.新能源并网消纳方面。加快推动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张北-胜利等特高压电网建设,谋划推动承德特高压工程、张北-雄安(扩建)工程尽早列入国家电力规划。拓展延伸50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张家口白土窑、张家口坝上、保西、沧州北等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形成多层级多落点交直流深度融合的风光发电外送格局。 3.提高新能源调峰能力方面。开展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丰宁、易县、抚宁、尚义等共计7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进灵寿、滦平等抽蓄电站前期工作,新谋划储备一批抽蓄项目。积极推动海珀尔二期、崇礼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加快建设,适时推广中科院压缩空气项目规模化发展,谋划推动在电网侧布局一批共享储能。 4.新能源装备制造方面。重点支持英利高效N型单晶异质结、晶澳高效太阳能电池、国电联合动力整机和叶片、金风科技风电机组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二)壮大头部企业实力。 1.发挥央企资金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华能、国家电投、大唐、华电、国家能源、中广核、三峡、华润等央企来我省规模化开发新能源项目。支持更多头部央企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 2.发挥大型民企管理成本优势。支持华源电力、金风科技、阳光电源等民营企业在我省开展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 3.做大做强晶澳、海泰、英利等一批龙头装备企业。在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资源引进,开展大型风电机组、新型高效光伏电池、输配电及多元绿色应用等技术研发,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三)优化重点区域布局。 1.打造张承风光开发“双基地”。加快张承地区大型国家风光基地项目建设,推进张家口风电基地三期、承德风电二期项目建设,打造张承地区风电光伏发电、绿氢制造“双基地”。 2.打造光伏发电示范三基地。积极推动在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唐山、沧州及沿太行山区布局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展示范区,探索光伏规模化开发与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创新,推动光伏基地项目高质量发展。 3.打造氢能全产业发展综合利用示范区。依托张家口、承德风光资源优势,推动坝上地区氢能基地建设,打造建设冀北先进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带。 (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1.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建设唐山海泰新能新型化 |
分布式光伏规模为什么限制6MW?
光伏项目管桩冻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